巾帼风采绽芳华|山东航空学院优秀女教职工风采展播(一)

发布者:张群发布时间:2025-03-19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新时代女性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榜样力量,充分展现我校女教职工在教育、科研、管理及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卓越贡献与巾帼风采。校工会(妇委会)特别策划推出“巾帼风采绽芳华”——山东航空学院优秀女教职工风采展播活动。通过全景式呈现学校女教职工在立德树人主阵地、科研攻关最前沿、管理服务第一线、社会服务大舞台上的卓越贡献与动人风采,展现新时代“她力量”在奋力开创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中谱写的动人乐章,以先进典型激励全校师生见贤思齐、踔厉奋发,共同谱写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三尺讲台守初心 廿载耕耘育桃李

纪延俊,教授,无党派人士,山东航空学院教学名师与教学先进个人荣誉的获得者。她坚守“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执教理念,二十余载深耕高等教育,矢志不渝。

纪延俊老师在教学中细致入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动态,悉心引导,助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她所授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年年教学质量评价为优秀。作为本科生指导教师,她提出“大一基础、大二入项、大三竞赛、大四冲刺”的四部曲培养模式,全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她自费设立奖学金,激励学生进步,更无偿提供考研辅导,助力学子圆梦电子科大、北京理工等名校。

纪延俊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悉心指导学生参加高质量学科竞赛,带领学生在节能减排竞赛、电子设计竞赛中屡创佳绩。她担任光信专业负责人,加强专业建设,助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光信专业荣获山东省高水平应用专业群支持专业、校品牌专业等荣誉。

纪延俊老师在科学研究中孜孜不倦,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教学与科研项目,成果丰硕。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发表多篇SCI学术论文及教学研究论文,学术成就斐然,荣获多项省级、市级奖项。

纪延俊老师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富有爱心,乐于助人,悉心指导青年教师成长,慰问孤寡老人,传递正能量。她以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学生和同行的尊敬与爱戴。

春风化雨 做最美青春引路人

王君,山东航空学院生物与医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滨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滨州学院教学名师、滨州学院优秀共产党员、滨州学院最美教师等多项荣誉和称号。

坚持科学研究,开拓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她始终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职责使命,相继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高水平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10项。发表文章SCI、EI及核心期刊文章20多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在她的鼓励支持下,学院青年教师多次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还涌现出了学校第一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第一个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的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打磨课程,博采众长,继承发扬,常讲常新。她主讲的《农业微生物学》(双语)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和好评,被评为国家一流课程,同时作为学校第一门课程出海印尼国家慕课平台,在课程建设对外交流上迈出了一大步。言传身教,不断探索,千方百计帮助青年学子成长。她在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分析学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认真开展教学和教研实践,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承担了毕业论文、学年论文、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指导,教学评价连年优秀。连年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好成绩,多次获得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成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她如春风化雨般为同学们解决难题,关心每一位的学生的成长成才。她愿意永远做青年学子的知心人、热心人、领路人,这条路她一直在走。

科研教学守初心 努力拼搏谱新篇

王少英,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访问学者,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山东航空学院特聘岗位优秀青年人才。先后荣获“滨州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科研标兵”、“滨州学院第八届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滨州学院三八红旗手”、“滨州学院科研管理先进个人”、“山东航空学院科研标兵”、“山东航空学院第一届科研之星”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2006年7月来山东航空学院工作以来,她不忘初心,努力奋斗,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学校和系院的大力支持下,她在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认真学习,发表6篇英文论文(其中5篇被SCI检索),三年顺利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随后,她加入东北石油大学董宏丽教授的研究团队做博士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受山东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资助,她到英国布鲁奈尔大学欧洲科学院院士王子栋教授的团队进行访问学习。近年来,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1项。以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在Automatica,和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论文3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3篇,控制领域Top期刊Auotmatica 3篇,SCI二区区论文15篇。先后以首位荣获第十二届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滨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滨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滨州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作为学术带头人成功获批滨州市智能感知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作为核心成员分别参与完成电子信息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在我校成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她勇于承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高等数学》等课程,并荣获“滨州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主持并参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发表教学论文2篇,指导学生立项山东省大创项目1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1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分别获省一等奖省二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国一11项,国二10项,国三17项,荣获“山东航空学院2024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正是因为她持之以恒地在个人研究领域深耕细作,不懈追求,并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勇于探索、持续创新,这才使得她能够逐一将心中的梦想化为现实,谱写了科研教学新篇章。

深耕民航教育 践行师者初心

杨宁霞,女,1983年生,中共党员,现任乘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该同志秉持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持续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她不仅出色完成授课任务,还先后承担教学秘书、科研秘书、班主任等工作,各项工作均得到学院领导和师生的高度认可。她先后获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杨宁霞同志考取了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颁发的客舱乘务服务技能教员、1+X民航空中服务教员等证书。主讲的《民航服务英语》《乘务英语口语》等课程深受学生好评,每年均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在学院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省级科普示范工程申报、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关键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先后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教育部就业对接项目1项,参与建设省级一流课程1门;指导多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在山东省课程思政视频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中获得一等奖。在教科研工作中,杨宁霞同志勤奋钻研,对接学校发展需求凝练研究方向。先后发表CSSCI等期刊论文10余篇,主编《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等教材多部,并在滨州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等媒体撰稿多篇。

杨宁霞老师用她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名高校女教师的巾帼风采。她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女性在各自的岗位上绽放光彩。

以爱育才 以教筑梦

马倩倩,副教授,飞行学院航空英语专任教师,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山东航空学院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先后承担8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评价连年优秀。连续8年担任班主任,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参加工作以来,她热爱学生,扎根讲台。主讲的《飞行员英语陆空通话》上线山东省课程联盟、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获评山东省一流课程、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她深耕教学,以赛促教,先后荣获山东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第二届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首届民航思政优秀教师评选第二名,累计获得各类校级教学比赛一等奖数十项。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毫无保留地对后续参赛教师进行指导。在日常教学中她充分把握飞行学员的学习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学案例荣获学校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并被山东尔雅数字大学转发宣传。

一路付出,一路收获。马倩倩先后荣获山东航空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党员教学能手)、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师德师风先进个人、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马倩倩正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描绘着一名青年教师的青春风采,用大我情怀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认真作答“四有”好老师的时代答卷!

初心如磐育桃李 巾帼教研展芳华

刘阳,工学硕士,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她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勤勉的工作态度,扎实工作,以巾帼之力,展现新时代女教师的卓越风采。

她潜心教学,主讲十余门本专科课程,年均工作量500余学时,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评价优秀。主讲《计算机网络》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荣获山东省教学案例一等奖、全国实验教学案例二等奖、全国“慕课十年”典型案例、山东省教创赛二等奖、全国混合式教学大赛二等奖等;受邀在新华网“新华思政”平台宣传推广课程典型做法;教研室被评为山东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

她立足教学,本着以科研促教学的理念,时刻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实现教学科研双向促进。近年来,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项,主编出版教材1部,发表论文多篇;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参与市厅级科研平台建设2个,与企业协同开展课题研究1项,荣获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她心系学生,连续担任18年班主任,关爱每一位学生成长,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所带班级专升本率、考研率始终名列前茅。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大创项目,均取得优异成绩,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个人多次被授予“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巾帼红”拥抱“科技蓝”

奋力托举高质量发展“半边天”

刘敬,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自2016年工作以来,刘敬先后担任航空宇航与机械学院机械制造教研室主任、科研秘书等职务。

以平台为舟、以智慧为桨,搭建科研协作的“生态圈”。作为负责人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作为主要骨干完成机械专业硕士点、山东省先进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与高端装备重点实验室及滨州市航空结构件表面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工作,并协助学科科研平台的搭建、仪器设备招标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积极践行科学家精神,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挑战科研难题,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继续承担着科研“排头兵”“火车头”的神圣使命,承载着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光荣责任,争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最美巾帼奋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青创科技计划1项,横向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7篇,授权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滨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滨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等。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重点学科竞赛,获国家三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省一等奖9项、省二等奖6项,先后4次获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