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心向党奋进新时代
——优秀女教职工风采展(第一期)
编者按: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即日起,校工会(妇委会)将在滨院巾帼家园微信公众号和工会网站上分期推送部分优秀女教职工先进事迹,展现我校女教职工群体“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激励全校女教工弘扬先进、学习先进,爱岗敬业、拼搏奉献,为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耕教育二十载,栉风沐雨展芳华
王萍同志,女,中共党员,现任滨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深耕教育二十余载,一直在高校一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和党务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她从辅导员做起、从课堂教学拓展、从科研教研积累、从基层党建锤炼,从抗击疫情中考验。
她坚持学生工作与时代同频共振,教学科研与思想教育创新联动,近五年主持或参与教育部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10多项。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和精心的准备,她主持申报的《“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生活观研究》获批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有资课题,展现了我校学团工作者精业的工作态度。她在工作中时刻抓牢对大学生思想的政治引领,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挽救过学生的生命、指导过学生的人生、负担过学生的贫寒生活,收获桃李天下,春晖四方。她大胆提出科学的马院教师队伍建设理念,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博士在职考试。她克服重重困难,从负责指导和撰写申报文本到参加山大面试答辩,顽强拼搏终于拿下了高难度的全省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招标项目,带领班子打造的5门精品课程也全部登上了省级高校思政课最高教学平台。临疫受命,她提前履新冲锋陷阵。大年初二上午接到上级组织调任新岗位通知后,她迅速调整思想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来,从年初二至今一直与学院领导班子并肩作战,做到了情况排查不漏一人,信息上报准确及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教师教育学院分会推送)
韩春艳,女,汉族,1973年10月出生,河北承德人,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教授,机场学院院长。
一、潜心教学、精益求精
热爱教育工作,潜心教学研究。从教20余载,韩春艳老师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教学效果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教学质量评价连年优秀。曾获滨州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市厅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1项、校级优秀学士论文2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12项;2019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
二、为人师表、立德树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韩春艳老师工作中时刻谨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学生。她凭着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同学们的爱戴。 2015年被评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校级“三八”红旗手。
三、致力科研、不忘初心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指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为此,她白天忙教学、忙管理,夜晚三尺桌前沉心科研。近几年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5项、市厅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7项;获市厅级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19年任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2019年被评为优秀党员科研标兵。
四、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实干精神积极推进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学院成功申报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滨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实现“2+1”式培养,成功为东营机场员工进行机场知识培训。交通运输专业本考研录取率达48.6%。2016年航空工程学院获教学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机场学院被评为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被评为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先进个人, 2013年被评为滨州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
(机场学院分会推送)
贾冬梅,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滨州学院教学名师。
站好讲台、坚持教书育人,满怀热忱、坚持深耕厚植,学高为师、坚持身正为范,是贾冬梅始终坚持的师者本色。从教21年来,她先后讲授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过程仿真》《化工专业英语》等课程。在教学中,她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研促教,以教促学,主编教材2部,发表教研论文6篇,获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滨州学院优秀教学奖和校第二届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她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技能,指导学生获山东省化工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共3项、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篇。作为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兼职硕士生导师,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中,她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学生,联合培养的2015级硕士研究生周长印获得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多年来,贾冬梅扎根专业,严谨治学,致力于化工废水中污染物的分离研究,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完成企业委托横向课题3项;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26篇;出版专著2部;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曾获滨州学院科研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化工与安全学院分会推送)
赵西梅,博士,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教授。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她脚踏实地,严谨求实,始终如一,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作为党员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恪守学术道德,重师德,修品行,树师表。获校级廉政文化作品比赛一等奖1项。
作为科研教师,针对黄河三角洲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盐碱地、生态环境打交道,田间地头、水沟等都是研究对象,尘泥满身、披星戴月便是日常科研生活。2018年承担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东营区域的任务,野外环境恶劣,水沟密布,会有蛇出没,蚊子根本不怕驱蚊水,不会放弃“猎物”,而她们也不会放弃植物这些“猎物”,穿越蚊子流,不畏辛苦,认真做科研。为提高科研能力,她在职攻读博士。由于工作、家庭分散了很多精力,夜晚、周末和假期加班更是经常的事,累并坚持着,2018年取得了博士学位。近五年,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纵向到账经费40余万元,获市优秀自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作为任课教师,她为人师表,做学生的筑梦人。指导学生专业实习20余次,每年为新生和考研学生指导大型仪器操作;讲授6门课程,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开创了现场植物识别的考核方式,教学评价连年优秀。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精心指导学生科研和考研,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此外,积极对接地方需求,为市园林管理处、经济开发区、学校后勤管理处等开展了园林植物修剪、配置、插花等培训,为愉悦家纺、新美达科技等企业提供检测技术咨询服务。
(机关第五分会推送)